两仪殿在夜色中静静矗立,烛火的光芒从门窗的缝隙中透出。
李承乾用过晚膳后,像往常一样准备去处理政务。
他迈着沉稳的步伐,思绪已经飘向了即将审阅的奏章。
今日的两仪殿却透着一丝不同寻常的气息。他还没走到近前呢,就发现两仪殿内的烛火已然全部燃起。
殿外的一排灯笼也都高高挂起,在夜风中轻轻摇曳。
李承乾抬眼望去,便看到了在外面带着一众宦官待命的张阿难。
李承乾微微皱了皱眉头,眼中闪过一丝疑惑。
不过,这丝疑惑转瞬即逝,他的眉头又缓缓松开。
他依旧迈着四方步,带着一种皇家的威严朝着两仪殿走去。
张阿难看到李承乾来了,刚要开口说话,却被李承乾一个眼神制止住了。
李承乾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地说道:“张公公,带着人都退下吧,朕自己去。”
张阿难眼中闪过一丝震惊。
他低下头,轻声说道:“是!陛下。”
随后,便带着所有的宦官迅速离开了。
刹那间,诺大的两仪殿前变得空空荡荡,只有李承乾一人站在那里,周围安静得只能听见他自己的呼吸声。
李承乾向前走了两步,却又停在了两仪殿的门口。
久久没有迈入。
这时,两仪殿内传来了一道熟悉的声音:“是承乾吗?承乾在外面吗?怎么不进来?”
李承乾听到这声音,心中猛地一颤,仿佛一下子被拉回到了小时候。
那时候,每次他来找李世民,两仪殿内都是这般灯火通明,那温暖的灯光和父亲的身影,是他童年最珍贵的记忆。
此刻,他的脚步变得有些沉重,但其中又带着一丝期待,他缓缓地朝着殿内走去。
两仪殿里,李世民正坐在李承乾平日里批阅奏章的太师椅上。
他的脸上戴着房玄龄的眼镜,手中拿着李承乾批阅过的奏章,正在那里聚精会神地看着。
看见李承乾走进来,李世民抬起头,对着他笑了笑,说道:“奏章批的不错。”
李承乾看着李世民,微微皱眉,说道:“你坐在我位置上了,听说你去漠北当将军了?”
李世民听着李承乾的话,眉头不自觉地挑了一下,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神色,说道:“是啊,你阿翁给我封的,名头也够响亮,可惜我对不起你阿翁啊。”
说着,李世民又把脸上的老花镜拿在手里,对着李承乾摇了摇,笑着说:“这东西不错,有空也给我做一个。”
李承乾站在那里,透过摇曳的烛光细细地看着李世民的脸庞。
他突然意识到,自己都不记得有多久没这样近距离地看过李世民了。
他的思绪飘回到了八岁那年,那时候的他就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,闹着要去咸阳自己发展。
结果被李世民狠狠地打了一顿屁股。
那年他刚刚才被立为太子,要不是长孙皇后及时阻拦,怕是那天屁股真的要开花了。
为了能够让自己可以出去自立,李承乾做了很多在旁人看来匪夷所思的事情来气李世民。
他拒绝了太子三卫、东宫千牛这些本应守护他的力量,甚至连宿卫他都统统不要。
他宁可饿着、渴着,也不愿接受李世民为他安排的一切。
他装死来逃避读书,整日里遛鸟、戏犬、熬鹰,把宫廷闹得鸡飞狗跳。
李世民被他气得半死,哪怕有许多大臣看不下去,上奏请求李世民另立太子,李世民的态度却依然十分坚决。
后来,李世民还是和李承乾妥协了。
他答应了李承乾可以去咸阳发展,但前提是要好好学习,以后做一个好的储君,也要在朝堂上为他这个父皇好好涨涨脸面。
八岁的李承乾也向李世民保证,他一定会当一个好太子,不过要和李世民约法三章。
他在咸阳的时候,李世民不能干涉他;李世民不能监视他在咸阳的一举一动;他还要封闭咸阳城到长安这条路一半的辖区,在不危害百姓的前提下,建立一个只属于他自己的私人领地。
那时候,即便李承乾提出了如此无礼的要求,李世民也没有打骂他,只是静静地看着他。
三天后,不知是出于什么原因,李世民同意了李承乾的想法。
长孙皇后还在的时候,李承乾哪怕天天在咸阳,每个月也必须回长安一趟,陪陪长孙皇后。
每个月李世民都会考校李承乾在咸阳学到的东西,发现他做得不错之后,也就由得他去了。李承乾也每次都会带来一些咸阳城的民生成果,向李世民证明他没有鱼肉百姓,是真的有在好好管理咸阳城。
然而,之后因为青雀的出现,李世民放在李承乾身上的目光越来越少。
每当李承乾不在长安的时候,青雀就仿佛成了宫里的“太子”。
十七岁的时候,长孙皇后去世
第97章 久违的亲情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